天天日天天添,国产精品亚洲一区,国产视频日韩欧美,性少好mdms丰满hfdilm

 


溶解氧越高,處理效果越好嗎?

時間:2022-07-11 15:17:43   訪客:514

好氧系統(tǒng)是污水處理常見的一個工藝單元,我們通過向好氧池供氣,利用好養(yǎng)微生物分解有機污染物,于是有些人就認為“水中的溶解氧越高,好氧的處理效果就越好”,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
好氧處理系統(tǒng)主要工藝原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謝,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,氧是其維持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動所必須的。但是溶解氧越高,好氧系統(tǒng)處理效果就會越好嗎?

在解答這個問題前,先理解好氧系統(tǒng)中食微比的概念。以常用的活性污泥系統(tǒng)為例,每天供給曝氣池的BOD的總量與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總量之比即為食微比(其中供給的BOD可以看作是提供給微生物的食物

食微比計算公式如下:

F/M=Q*BOD5/(MLVSS*Va)

F:Food 代表食物,進入系統(tǒng)的食物量(BOD)

M:Microorganism 代表活性物質量(污泥量)

Q:水量,BOD5:進水BOD5的值

MLVSS:活性污泥濃度

Va:曝氣池容積

通常食微比的合適范圍為0.1-0.25kgBOD5/kgMLSS.d之間,食微比過高說明微生物食物過剩,曝氣池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(tài),食微比過低則曝氣池處于低負荷運行狀態(tài)。

食微比過高與過低會出現(xiàn)什么結果呢?

? 當曝氣池處于合適的食微比范圍運行時,活性污泥絮體結構良好,沉降性能優(yōu)良,出水清澈透明;

? 當曝氣池處于高食微比運行狀態(tài)時,甚至超負荷運行時,由于食物過剩,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變差,出水渾濁,廢水中的BOD難以被完全降解;

? 當曝氣池處于低食微比運行狀態(tài)時,由于食物不足,活性污泥容易出現(xiàn)老化現(xiàn)象。

長期低食微比運行,可能導致污泥發(fā)生解絮,甚至誘發(fā)活性污泥絲狀菌膨脹。

當活性污泥出現(xiàn)老化現(xiàn)象并引發(fā)污泥發(fā)生解絮時,活性污泥絮體結構會變得較為松散,出水中會攜帶很多細小的污泥碎片,導致出水的清澈度下降,水質惡化。

了解完食微比以后,我們來看溶解氧對于處理效果的影響。高溶解氧會加快微生物的代謝作用。

當曝氣池處于高食微比運行狀態(tài)時,維持相對較高的溶解氧是有利的,可加快廢水中有機物的降解速率。

當曝氣池處于低食微比運行狀態(tài)時,如果仍然維持較高的溶解氧,由于食物不足,會促使活性污泥內源代謝的加快發(fā)生,最終導致活性污泥解絮現(xiàn)象的發(fā)生,即通常所說的過曝氣現(xiàn)象。

所以,在好氧系統(tǒng)的運行中,溶解氧濃度的控制應與食微比的控制密切相關,高食微比可控制較高的溶解氧濃度,促使有機污染物的有效降解。而相反,當食微比不足時,則應控制相對較低的溶解氧濃度,降低內源代謝的速率,以避免污泥老化及污泥解絮現(xiàn)象的發(fā)生,同時也可以降低電耗和節(jié)約運行成本。


本文連接:http://m.jmhxxhny.com/newss-863.html

上一條: 水產養(yǎng)殖檢測水質至關重要 下一條: 熒光法溶解氧檢測儀是如何維護保養(yǎng)的?

熱門資訊

 
  • 水質檢測中常用的6種傳感器
  • 水的透明度與水產養(yǎng)殖有什么關系?
  • 水質的濁度、色度和透明度之間有什么關系?
  • 必須安裝水質在線監(jiān)測的污水處理有哪些?
  • 為什么水質檢測時總氮檢測結果低于氨氮?
  • 有關制藥用水的水質標準是什么?
  • 關于COD的分光光度法的測定原理
  • 溶解氧電極如何校準?
  • 為什么拋棄傳統(tǒng)水質監(jiān)測方法,選擇在線水質檢測儀器?
  •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COD(化學需氧量)測量?
  •  

     


    掃描二維碼

    客服熱線
    181-5666-5555

    Email:1797916033@qq.com
    地址: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(qū)長江南路390號商會大廈15樓

    在線水產養(yǎng)殖檢測儀   在線污泥濃度分析儀   在線解溶氧分析儀   在線藍綠藻檢測儀   在線葉綠素檢測儀   在線高錳酸鹽檢測   在線COD氨氮檢測儀   在線電導率監(jiān)測儀   重金屬監(jiān)測儀
    本公司網站如有素材圖片涉及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立即修改!
    All rights reserved ? Copyright 2025 安徽邁德施環(huán)??萍加邢薰? 版權所有 備案號:皖ICP備2021018487號-5   皖公網安備34170202000743號